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
作者:访客发布时间:2021-06-08 08:11:16分类:最新报道浏览:97
精耕细作本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传统优势,然而传统的小麦耕作播种程序繁琐,用工用时多,投入大,逐渐被少耕或免耕播种技术替代。但是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部分耕播机具整地粗放、耕层浅、播种质量不高,缺苗断垄较严重,影响产量和农民种粮收益。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王东通过农艺农机融合研制出小麦联合精密播种机,有效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紧贴前茬一次作业就能实现精细耕作、精准施肥、精密播种,取得耕播速度快、播种质量好、投入少、耗能低、效益高的效果,用现代农艺农机实现了精耕细作。
小麦联合精密播种机
小麦联合精密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灭茬切土、旋耕整地、深松破底、分层施肥、平地压实、圆盘开沟、精密布种、覆土镇压、耢耱保墒,达到精细耕作、精准施肥、精密播种的标准,符合小麦合理耕层构建要求,配套动力180马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机器在6月2日陕西渭南市农业农村局于华阴市召开的“小麦高质高效创建观摩会”和6月5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于大荔县召开的“全省‘三夏’农机化生产暨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上,进行了现场播种展示,受到与会代表、农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欢迎。
记者了解到该机器是王东基于“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研究发明的配套机械。“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优化集成秸秆粉碎还田、施有机肥、耕前调墒、耕松耙压配合作业、底肥按比例分层条施、种肥同播、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创建土壤物理结构、养分含量及其分布合理的耕层,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节药和增产效果。多年多点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与传统耕作施肥播种技术相比,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化肥投入减少15%~20%,籽粒产量增幅达10%左右。
2020年在山东省岱岳区马庄镇的该技术示范田实收小麦1.27亩,平均亩产达820.21公斤。该技术现已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荐参加农业农村部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遴选。
作者:闫瑜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迪
- 最新报道排行
- 本站介绍
-
- 互博国际hooball斥巨资打造全网最大的普查数据平台.传统玩法数据,精彩纷呈,五人对局,拼牛决胜,紧张刺激,好礼多多,等你来战!为抗疫情影响,hooball手机客户端提供互博国际APP下载,手机客户端安装量达百万级别。
- 文章归档
-
- 2022年3月 (24)
- 2022年2月 (26)
- 2022年1月 (4)
- 2021年12月 (14)
- 2021年11月 (33)
- 2021年10月 (1)
- 2021年6月 (670)
- 2021年5月 (676)
- 2021年4月 (660)
- 2021年3月 (319)
- 2021年2月 (214)
- 2021年1月 (333)
- 2020年12月 (547)
- 2020年11月 (264)
- 2020年10月 (201)
- 2020年9月 (207)
- 2020年8月 (121)
- 2020年7月 (258)
- 2020年6月 (675)
- 2020年5月 (756)
- 2020年4月 (442)
- 2020年3月 (1419)
- 1970年1月 (1)